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足球 > 英超

不仅仅靠比赛,看西甲俱乐部如何利用球场“掘金”

2025-08-03 20:35:18
来源:星耀国际足坛

西班牙足球正迎来一场由“球场”驱动的经济革命。各俱乐部纷纷投入巨资翻新或重建主场,这不仅仅是场馆的升级换代,更是一次深刻的商业模式变革。这场轰轰烈烈的“砖头经济”热潮,未来有望直接为西甲引进顶级球星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。

“高效运营球场,将极大地提升俱乐部签下顶级球员的能力。”西甲联盟俱乐部办公室主任哈维尔·布兰科在接受《阿斯报》采访时明确指出。

球场不再只是“比赛工具”

过去,足球场每年仅承办约18场比赛,利用率极低。如今,俱乐部正全力发掘这一长期被忽视的商业潜力,力求让球场全年无休地创造价值。

布兰科举例说:“像马竞这样的俱乐部,每年在非比赛日举办的商业活动就超过200场。”马竞无疑是这一领域的先行者,也是西甲少数能在球场商业化方面与英超豪门抗衡的球队——要知道,英超顶级俱乐部每年通常也只有80到100场非比赛日活动。

据布兰科透露,上赛季西甲各俱乐部共举办了500场非比赛日商业活动,而本赛季迄今已增至620场,增长势头非常迅猛。

“振兴计划”助推球场革命

这正是俱乐部未来收入的重要增长点,也是西甲掀起球场翻新浪潮的根本原因。

布兰科预测:“在‘振兴计划’实施前,西甲球场的平均年龄高达40年;而到2027年,这一数字将降至20年。”为此,整个西甲在球场基础设施上的总投资可能高达40亿欧元。

他强调:“我们的目标是改造球场,提升球迷体验,同时大幅增加收入。”

球场的定位已不再仅仅是城市地标或一年18场比赛的场所。俱乐部正将其拓展为多功能商业空间:不仅可以举办演唱会,还包括企业团建、影视拍摄、会议室租赁、品牌活动等多元业态。布兰科解释道:“更换一次草坪成本极高,我们必须让球场持续产生价值。”他补充说:“俱乐部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办演唱会,而是全方位挖掘收入潜力。”

比赛日经济同步爆发

未来引援的资金,不仅来自球场的“第二春”,也来源于比赛日经济的全面升级。近年来,现场观赛的球迷数量持续攀升。

2024-25赛季,西甲联赛创下了1730万的总观赛人次纪录,同比增长7.5%。其中,西甲联赛贡献1120万人次,西乙联赛达610万人次,后者同比增长高达21.3%。足球的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观众,而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
目前,西甲俱乐部通过比赛日(门票、季票、贵宾接待等)获得的收入约为7亿欧元(2022-23赛季为6.29亿欧元)。尽管与英超约10.6亿欧元的水平仍有差距,但增长空间巨大。布兰科指出,西班牙球场禁止售酒的政策是一大劣势:“英超球场的餐饮消费人均收入可达西班牙的八到十倍。”

两大战略:贵宾服务与季票改革

尽管存在挑战,西甲正通过两大核心策略推动收入增长:

1. 贵宾服务升级

贵宾服务不仅是VIP包厢,更是一种高度定制化的观赛体验。俱乐部正提供更多差异化产品,满足不同层次球迷的需求。

布兰科坦言,西班牙在这方面仍落后于欧洲:两年前,西甲球场的贵宾席位占比仅为3%,而英国为12%,法国7.6%,德国6%。但如今,这一比例已提升至4%,贵宾席总数从3.65万个增至近4.64万个。“我们必须有能力回应市场需求,让每位球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座位和价格。”

2. 季票转让计划

西甲球迷季票持有率虽高,但实际到场率偏低(通常只观看四分之三的比赛)。为此,联盟大力推广季票转让机制,允许球迷将闲置场次转让,俱乐部与球迷共享收益。

这一模式从2022-23赛季的19家俱乐部,迅速扩展到2024-25赛季的30家,已促成近50万张季票的转让。“这是一笔巨大的收入。”布兰科表示,仅此一项,各俱乐部(不含皇马和巴萨)就额外增收1160万欧元。对单个俱乐部而言,多则可增收40万欧元,堪称可观。

球场不再是沉默的混凝土,而是流动的金库。当“砖头经济”与比赛日收入双线并进,西甲俱乐部的财政健康度将显著提升。可以预见,未来那些闪耀赛场的球星,其高额转会费背后,或许正是由一场场演唱会、一次次企业团建和一张张转让的季票所共同支撑。

最新资讯
最新录像
最新集锦
热词推荐